孟早明,和碳公司创始合伙人,总经理。
孟早明先生为公司创始合伙人,自2004年开始参与碳交易、可再生能源咨询及碳金融业务,曾担任比尔·盖茨基金会下属碳基金中国区项目经理。2010年3月,联合创办北京和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管理,分管市场和发展战略及政府部门合作。带领和碳公司团队先后获得了国家认监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项国家级业务资质以及全国多个省级发改、环保、工信系统业务资质。编著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实务》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发行,成为行业内畅销书籍。
李石波,和碳公司创始合伙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具有工商管理士学位。历任比尔·盖茨基金会、摩根士丹利下属碳基金中国区技术经理。精通财务评价模型和投融资规划,主要负责公司碳资产管理战略及绿色金融业务,分管大型央企国企战略合作。自2007年以来,已经主持过涵盖电力、钢铁、化工、水泥、造纸等多个行业上百个项目碳减排开发,在碳基金运作、碳减排项目库开发管理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杨琦,和碳公司创始合伙人,华东业务总监。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硕士,擅长碳基金管理。2006年起开始从事碳交易,加入通标( SGS )气候变化服务部,担任中国区域经理,清洁发展机制( CDM )&自愿减排排机制( VCS, GS )项目中国及东南亚地区主任审核员及技术复核人;在沛雅霓碳基金担任技术总监,负责多种类型 CDM 项目在联合国 UNFCCC 的注册;在世界五百强邦基( Bunge )旗下邦基减排基金担任中国区域经理,负责清洁发展机制( CDM )项目的开发等;开发农业领域的洁净/高效能源合作项目。参与过多个 CCER 项目开发,负责浙江多个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项目和低碳课题研究项目。
王文堂,和碳公司总工程师,和碳研究院院长。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正式出版(主编)《工业企业低碳节能技术》、《化工节能技术手册》、《企业碳减排与碳交易知识问答》等著作七部;行业标准《化工企业能源审计规范》、《石化企业能源审计规范》第一起草人;地方标准《工业企业节能诊断技术规范》第一起草人;原化工部《用夹点技术分析中型合成氨厂的用能状况》、原国家计委和原煤炭部《化工行业煤炭消费状况调查和预测研究》、国家发改委《能源管理师管理办法》等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2015年加入和碳公司以来直接负责工业企业能源审计、节能规划、全面节能诊断项目200多项;企业碳核查项目80多项。
于仲波,和碳公司副总经理。
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学院,2007年起从事能效低碳相关工作,曾在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中国中化集团、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SGS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事业单位任职。在能效低碳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过数百家工业企业和建筑物的能源审计、节能诊断、能量平衡、节能量测量与验证、能源管理体系审核、节能评级评价、碳盘查、碳核查和节能技术改造等工作。典型的项目有:苏州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上海金茂大厦能源审计和能量平衡、青岛市节能项目节能量测量与验证、中化中石化东方储运有限公司热力系统节能改造等。2017年加入和碳以来,主持过多个低碳课题及碳达峰实施方案。
余传志,北京和碳辽宁子公司合伙人,和碳公司研发总监。
东北大学计算机硕士,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创业导师,政府采购评标专家,中物联物流信息化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议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 高级会员,国家认证计算机系统分析师(高级)、软件设计师、系统集成师。一直从事 IT ,先后在益宾、东软、东方测控等公司工作,主要从事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尤其在电信、证券、基金、海关、海洋、“双碳”等领域具有丰富的软件开发和大型项目实施经验。近年主要从事碳达峰碳中和软件的开发。
张丽,和碳公司研究院副院长。
天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CCAA )注册的国家温室气体核查员。张丽女土在碳交易领域有15年以上从业经验,精通各种主流 cDM 和 cCER 方法学,曾任环保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第一气候(北京)公司和沛雅霓有限公司(比尔·盖茨碳基金)分别担任高级项目经理和技术总监等职,在碳减排项目开发和监测方面经验丰富,曾完成多个 CDM / CCER 项目的注册和签发工作。2013年7月加入和碳以后,曾多次参与各地发改委授权的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第三方核查和第四方复查工作,负责过山西、湖南等省碳核查的统筹管理。除参与碳核查之外,她还负责低碳项目管理和咨询工作,曾参与合肥低碳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株洲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江西省上饶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等多项课题研究,并通过专家验收。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华纸业》上发表制浆 造纸行业碳排放方面的论文,是《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实务》主要编写人员之一。
友情链接